目前分類:談文論藝 (2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老子》對句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孟子》對句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二、詞義之交替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吳梅(18841939),字瞿安,號霜臣,江蘇長州人,生於清光緒十年(1884) ,卒於民國二十五年(1939) ,著有《顧曲麈談》[1]、《中國戲曲概論》、《元劇研究》、《南北詞簡譜》等,又作有傳奇、雜劇十二種。《顧曲麈談》共分四章,分別是原曲、製曲、度曲、談曲,內容論及宮調、音韻、唱曲、散曲及戲曲創作方法等問題,本文所談論的部份,將談論散曲及戲曲的創作方法,也就是製曲部分,希望能了 解吳梅 先生的製曲觀。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密針線

丁、密針線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先前閱讀吳梅《顧曲麈談‧論作劇法》,已有發現該書某些部份與李漁《閒情偶寄‧詞曲部》有所雷同,經前次讀書會,在羅師與學長姐的指教下,得知兩書重疊之處,不為少也,於是便將此二者作一比對,以相互映證。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主題思想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詩韻貴穩,韻不穩則不成句。和韻尤難,類失牽強,強之不如勿和。善用韻者,雖和猶其自作;不善用者,雖所自作猶和也。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體裁比較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過《竇娥寃》這齣戲劇以後,又特地去重翻了一遍《搜神記‧東海孝婦》,以及元雜劇,關漢卿的《感天動地竇娥冤》,藉以找尋一些新的想法,從中挖掘出更深層的內涵,也獲得不少的收益。

在這齣戲劇當中,首先看到的是古代婦女的悲哀,竇娥身為舊時代的女性,連最基本的人權都不受保障,只是為了滿足其父竇天章的物質條件而犧牲了她的人身自由,甚至是生命,在現今這個女權高漲的時代,對於這種物化女性,將之如貨物一般抵押買賣的行徑,是令人憤慨、不齒的,尤其是對自己的親生女兒,就算再苦也要將她帶在身邊撫養長大,這是一種為人父母的責任,可是由於竇天章沒有履行責任,間接導致竇娥的冤死。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紅樓夢》中賈府的男人大多是貪婪且好色的,其中賈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夫國不可以無史,人不可不察乎史,國無史則不能序時日、記事例而運政體;乃若於人不能察乎史則弗可別是非、辨忠奸而正人倫,故《尚書‧召誥》云:「我不可以不監于有夏,亦不可不監于有殷。」即是此理。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前曾經修過某位老師所開設的「中國藝術概論」課程,學到
不少鑑賞古畫的方法,剛好這學期故宮有展出「追索浙派」畫展,

d123770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